非遗赋能农文旅城乡融合发展提速
在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村,一座由闲置土地改造而成的“乡见之创艺园”成为了许多游客的必到打卡地。作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伏户村以“1+3+N”发展思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走进乡见之创艺园,红头巾展览馆内陈列着上世纪三水妇女远赴南洋拼搏的珍贵史料,隔壁的瀚文堂烙画馆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正指导游客体验烙画技艺。园区负责人邓艳梨介绍,一期已形成“非遗+餐饮+研学”成熟业态,夜间客流超千人;二期将建设乡见之创艺园·拾壹号农庄,并联动闲置汽修厂改造,增加辣椒、百香果种植等农耕体验项目。
伏户村党委书记何耀宗表示,乡见之创艺园是村“三大片区”规划的重要支点,今后将按照“1+3+N”发展思路(“1”即云东海大道,“3”即新型商圈示范区、千叶美食商圈示范区、农业研学体验区,“N”即乡见之创艺园二期、红头巾展览馆、瀚文堂烙画馆、劲农东海农业公园等项目),以打造新型城乡融合示范村为目标,形成“非遗+都市农业+古村活化”的全域发展格局。目前,劲农东海农业公园即将投入运营,预计年吸引游客15万人次;欧南村70间闲置农房将打造“岭南新天地”,百年古祠与古树资源将焕发新生。
人居环境提升是伏户村的另一张名片。通过“四小园”建设,村头巷尾的闲置地块变身80个精致菜园、花园;云东海大道沿线500米农房完成风貌改造,新种植苗木1500棵。数据显示,该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污水管网覆盖900户。
此外,伏户村加快构建政府、企业、村民共建共享机制。强村公司计划引入社会资本开发非遗体验项目,预计2026年产值超千万元;与高校共建的“文旅人才实训基地”将培育本土讲解员、乡村设计师;长者饭堂、老年友好型社区等服务让“银发族”乐享晚年。
“我们既要留住粤曲星腔、红头巾这样的文化根脉,也要让年轻人看到乡村的无限可能。”何耀宗透露,未来3年将重点打造欧南古村活化区,建设“十大创新场景”,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长8%以上,争创省级典型村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