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西海村159个消杀网格让蚊虫无处藏
天刚蒙蒙亮,暑气已开始蒸腾。8月10日清晨7时,顺德区北滘镇西海烈士陵园门口,109个身影准时汇聚:民兵、镇自建队、驻村自建队、村自聘队员整装待发。药水桶碰撞的轻响、额头上的汗珠,宣告着西海村新一天的“蚊虫围剿战”在闷热中打响。
这份清晨的集结,背后是更早的忙碌。早在7时前,消杀所需的药物、毛巾、口罩、手套、饮用水等物资已悉数到位;网格员已规划好最优路线;村中闲置房屋、自建房等重点场所的大门也已提前敞开,静候消杀队伍的到来。
7时整,指令下达。109名队员迅速化整为零,3人一组,如一张精密的大网,精准撒向西海村桥西、桥北、桥南三大片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组由1名熟悉地形的网格员带领2名消杀队员,负责3~5个网格的灭蚊任务。冷巷深处、户外花草丛、闲置房角落、在建房空地、河边阴湿处……凡是蚊虫可能藏匿的角落,都留下了他们规范消杀的身影。
在桥北片区,记者捕捉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西海村党委书记卢智超。他背着一个沉甸甸的消杀药水箱,找到了一个加水点。只见他熟练地按照药物配比要求,仔细调配好药水,随后与网格员、民兵组成3人小队,一头扎进纵横交错的村巷中,开始了持续2小时的“汗水征程”。
“我们西海村一共有159个网格,点多面广,消杀任务非常艰巨。”在消杀间隙,卢智超向记者介绍了村里的整体作战策略。他坦言,单靠村自身力量难以覆盖全域,“所以,我们采取了‘大消杀+局部消杀+病例九宫格核心区管理’的策略,层层递进,确保无死角。”
卢智超介绍,西海村每天固定出动25个消杀小组,投入近70名本村力量。更关键的是,每天都有来自市、区、镇的支援力量及民兵、村聘人员加入,“平均每天都有100人左右,没有各方的鼎力相助,我们不可能把159个网格的消杀做得这么完善。”
日复一日的坚持,正逐渐显现成效。据了解,自7月10日以来,西海村的防疫工作逐渐显现成效。“消杀和环境清理工作的推进非常顺利,最近病例新增数已经大幅下降。”他特别提到,北滘镇下派的专业力量给予了精准指导,让大家对接下来的防疫工作充满信心且干劲十足。
清晨的阳光逐渐变得灼热,汗水早已湿透队员们的衣衫,但穿梭于159个网格间的身影未曾停歇。从村党委书记到普通队员,这日均百人的坚守,正用脚步和汗水,一寸寸压缩着蚊虫的生存空间,为西海村织就一张让“蚊虫无处藏”的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