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举办“博士进企业”科研实践中期考察活动
7月12日~13日,南海区第十二届“博士进企业”科研实践中期考察活动举办,21名清华博士生走进西樵山三湖书院、广东千古情、原点智能、氢能中心、季华实验室等地,以“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双主线,全方位感受南海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博士进企业”科研实践活动自2012年启动,目前已成为南海柔性引才用才的特色品牌活动。另外,本次考察活动还特别邀请了30名香港学子共同参与,进一步促进了大湾区人才交流互动,为大湾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注入新思路。
领略南海文化底蕴
考察活动以文化体验拉开序幕。在南海人才馆,博士团一行深入了解人才发展环境,并亲身体验了佛鹤狮头扎作非遗技艺。
“科研工作也像非遗制作一样,需要沉下心来专心钻研,才能有所突破。”在真切体会到佛鹤狮头扎作传承的不易与独特魅力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博士生刘泓儒有感而发。
在西樵山三湖书院,博士们从岭南文脉的深厚积淀,深刻感受到南海“敢为人先、敢饮头啖汤”的改革基因。而广东千古情景区的沉浸式演出,更将南海独特的历史韵味娓娓道来。
从非遗传承的匠心坚守到文化史诗的现代表达,博士团成员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真切触摸到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文化脉搏,切实感受到南海深厚文化背景下的蓬勃生机。
活动期间,博士团还参与了咏春拳非遗体验、科技创新研讨,在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中,深化对科技工作者使命担当的认识。
见证南海科创活力
从文化殿堂走入科创现场,清华博士们参观了原点智能、南海氢能中心和季华实验室,近距离感受南海蓬勃的科创活力。
“此次走访,给我带来不少启发,未来在设计超材料的结构拓扑,可通过激光实现高精度加工。”在走进原点智能了解了企业科研攻关和发展情况后,2025年清华大学广东金沙娱乐城 南海实践支队队长王一铮说。
作为人才团队企业,在南海持续不断的扶持和保障下,原点智能从最初几人团队起步,一路攻克技术难关,短短几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所研发的激光数控机床,95%关键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
随后在南海氢能中心,博士们深入了解南海氢能产业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成果。目前,该中心已集聚了一批氢能领域行业龙头,形成了涵盖八大部件、六大环节的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而季华实验室的智能机器人、新型显示装备等科研成果,更让博士们进一步感受到南海强大的科研实力。
“南海产业基础扎实,创新氛围浓厚,我们博士生应当将所学知识与地方产业需求相结合,更‘接地气’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蒋哲宇博士的感慨道出了众人心声。多位博士也纷纷表示,希望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南海的企业、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把科研论文写在南海大地上,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作为南海柔性引才用才的特色品牌活动,“博士进企业”科研实践活动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推动了一大批知名高校博士生与本地企业深度对接,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成为连接高端智力与地方发展的重要纽带。
数据显示,至今已有354名清华博士生到南海各企事业单位参加技术研发和课题研究实践,累计完成科研项目272项,解决技术困难316项。
近年来,南海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打造了“博士进企业”“科技镇长团”等工作品牌,不断推动高端智力导入企业,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仅今年上半年,南海已推动并促成83个校地企合作项目,其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2个,累计产学研合作金额近800万元;举办8场产业技术对接活动,133家企业围绕产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南海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南海将坚持“人才立区”战略,持续推进校地企合作,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人才科创桃花源。